朱盈静,来自语言文化学院22级汉文10班。在校期间,担任22级汉文10班学习委员、语言文化学院资助中心行政秘书组组长及学生第二党支部宣传组干事。“传承红色基因,奋进新征程”党史知识竞赛 一等奖、城市学院“慎言行,诚信立”诚信主题演讲比赛二等奖、城市学院“讲好后勤故事,品味劳动价值”主题征文比赛二等奖、语言文化学院“缅怀英烈筑忠魂,传承红色树新风” 红色剧本演绎比赛三等奖、荣获“外研U词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词汇智慧大赛全国三等奖、东莞城市学院语言文化学院党总支“览国策纵横,谱宏图新章”全国两会知识竞赛优秀奖、“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全国外语能力大赛英语组综合能力赛项“银奖”及笔译赛项 银奖,我校“校园一等奖学金”、“二等奖学金”及“国家励志奖学金”,曾获优秀大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工作积极分子等荣誉称号。
朱盈静同学在得知自己当选为灯塔榜样后,她表示自己无比激动和自豪。这份荣誉不仅是对她过往努力的肯定,更是激励她奋勇前行的强大动力,提醒她在未来要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保持初心,不断提升自我,用实际行动去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
朱同学的累累硕果,有部分要得益于她对时间的规划及学习方法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在合理安排时间上,她会根据任务的重要性和紧急程度制定清晰的优先级清单,并严格执行每日计划。例如,早晨精力充沛时专注于需要深度思考的学习或工作任务;而在下午或晚上,则安排相对轻松的内容复习或处理琐碎事务。同时,她深知劳逸结合的重要性。她通过运动或冥想缓解压力,来保持长期高效的状态。
在学习上,她认为以赛促学让她受益匪浅。例如,参加各类英语竞赛提升了她的语言基础和心理素质。在紧张的比赛环境中,她逐渐学会了如何在压力下保持冷静思考,分析问题并迅速组织答案。在她眼中,这些实战经验远比课堂学习来得深刻。
她也向我们分享了英语的学习心得:输入高质量内容是筑牢基础的关键,如阅读原版书籍、观看英文纪录片等;而输出练习则是让知识“活”起来的过程,包括模仿地道表达、撰写日记或参与讨论等方式;定期的总结复盘可以让学习事半功倍,针对易错点进行补弱,让短板变长。
朱同学在多项赛事中斩获佳绩,当我们问到让她可以突出重围的闪光点时,她回顾自己在各类赛事中的表现,她认为可以用四个关键词概括,即“坚持”、“探索”、“自省”和“乐观”。
坚持是她实现目标的一大助力。日积硅步,定能至远是她前进的信念。对未知领域的探索让她不断丰盈自己。自省的方式让她做到“胜不骄,败不累”,理性的对待成败让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最后,乐观平和的心态让她拥有了跌倒后再站起来的能力。
采访进入尾声,朱同学期望未来的自己可以在保持成长和学习心态的同时,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或志愿项目,用自己的行动影响周围的世界。在她看来,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成长,因此她愿意拥抱变化,迎接各种可能性。
她以自身经历寄语我院学子:大学是人生中最宝贵的一段时光,请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在这里,你们会遇到无数选择和挑战,但不要害怕,把它当作成长的机会,相信每一次努力都不会白费,每一个目标都有其意义。不要害怕失败,正是在跌倒后重新站起来的过程中,我们才真正学会坚强。同时,也不要忘记享受过程,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好奇心,尝试新鲜事物,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让大学生活充实而有意义。愿你们都能在这片广阔的天地里绽放光芒,勇敢追逐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