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2025年5月15日,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陈跃老师、学生第三党支部书记林培浩和共青团委书记李楠带领入党积极分子们赴威远炮台开展以“寻迹革命山河,赓续红色薪火”为主题的红色研学活动。此次活动以历史遗址为课堂、以艺术创作传精神,旨在引导青年学子筑牢信仰之基,厚植家国情怀,切实将红色基因融入新时代青年的精神血脉。
踏访炮台忆峥嵘,触摸历史铭初心。威远炮台作为中国近代海防体系的重要遗址,承载着鸦片战争时期中国人民抵御外侮的壮烈历史。参访过程中,锈迹斑斑的古炮、蜿蜒的城墙与保存完好的防御工事,无声诉说着林则徐、关天培等民族英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铿锵誓言。师生们沿着先辈们曾经驻守的阵地缓步前行,仿佛穿越时空亲历烽火岁月。入党积极分子们驻足沉思,感悟到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紧密相连,激发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与历史责任感。他们纷纷表示要以先辈为榜样,将抗争精神转化为学习动力,用知识筑牢强国根基,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扛起青年担当。
笔绘岁月印记,传承精神火炬。参观结束后,在党建精神引领下,同学们以威远炮台的历史印记为灵感源泉,用画笔抒发对革命先辈的敬重与对红色精神的理解。在画布上,历史的厚重感与青春的创造力相互交融,一幅幅作品不仅是对红色记忆的生动诠释,更是新时代青年传承红色基因、践行使命担当的有力表达。通过艺术创作,同学们深化了对革命精神的认知,将“位卑未敢忘忧国”的责任担当融入青春血脉,让红色薪火在新时代党的引领下焕发新的生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
此次研学活动是学院强化党建引领、创新思政教育的重要实践。党总支将红色遗址转化为“行走的党建课堂”,把艺术创作升华为精神承载的桥梁,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从理论灌输向实践体验转变。活动不仅增强了入党积极分子对红色历史的认知,更坚定了他们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未来,语言文化学院党总支将持续以党建为引领,整合红色教育资源,创新实践育人模式,开展更多富有特色的实践活动,引导青年学子在传承红色精神中砥砺前行,让“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