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东莞城市学院语言文化学院
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学生工作 >团学快讯
团学快讯
【三下乡】“苏”约义合,梦想起航
作者:义合东坡肉实践队 编辑:丘媚 初审:林慧敏 复审:袁玮 终审:高政   浏览次数:226  发布时间:2024-08-06 13:10:11

出征

  2024年7月9日上午,“义合东坡肉”实践队依托“百千万工程”,参加“三下乡”活动。从校出发,前往惠州市博罗县义合村开展暑期实践调研活动,解码东坡文化赋能乡村高质量高水平发展的振兴之路。


抵达

  我们首先到了义合村的党建中心,在队长的带领下,我们与村委陈美其书记进行了对接,沟通活动开展细节,并讨论后续资源补充问题。对后续在义合村的调研工作进行了详细的安排,在党群工作者的帮助下,我们开始了调研之旅。

采访

  我们在与义合村驻村干部翟旭棉(以下简称翟叔)的采访中收获颇丰,从翟叔的口中了解到泊头镇(原槎江镇)因水运便利成集市,北宋时改称泊头。泊头镇,作为一片水乡,也曾饱受洪水的侵袭。为了祈求风调雨顺,镇上的人们建立了洪圣寺,以镇水之名,寄托着对平安的祈愿。岁月流转,2003年,洪圣寺更名为正德寺,寓意着正心明德,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命途多舛,福祸相依。元朝时期,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席卷了泊头镇,许多家族在这场灾难中消逝,镇子的繁华不再。

  直到明朝,泊头镇才逐渐恢复了生机,八大氏家族在此重新扎根,为泊头镇注入了新的活力;宋明时,人口集中,汇入八氏人家;商业繁荣,以通罗浮驿站。据称“广惠二郡舟楫及自陆路至者,莫不泊此……”。

发现

  而苏东坡在《题罗浮》中明确提到:“绍圣元年九月二十六日,东坡翁迁于惠州,舣舟泊头镇。”这无疑佐证了东坡在泊头镇上岸的历史足迹。

  2016年2月,在义合村一株百年古榕树附近发现了3个古码头遗址,这些实物证据让当地村民更加坚信东坡寓惠的起点为义合村,为东坡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提供了可能性。

  在不断的交流中,我们还得知了翟氏与梁氏宗祠在村落中巍然矗立,它们不仅是砖石木瓦的堆砌,更是两大家族辉煌历史与深厚记忆的璀璨载体。同时,我们对苏东坡被贬谪至岭南的传奇经历有了更为详尽的认知,他穿越东江的波澜壮阔,最终在泊头登陆的历史篇章,也在我们心中留下了更加鲜明而丰富的印记。

  在接下来的调研过程中,小队成员们也将会走访翟氏大祠堂、泊头遗址等地深挖义合村所蕴藏的文化历史底蕴与人文价值,在风土人情与文化熏陶的水乳交融中,体会义合村村民对于文化建设的重视以及背后显现出来的独特文化氛围。

  如今,站在义合村的土地上,我们仿佛能够听到历史的回响,感受到那些古老家族的荣耀与梦想。翟叔的话语,不仅是对泊头镇历史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期许。让我们了解这段历史,传承这份文化,用我们青年人的力量书写义合村更加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