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东莞城市学院语言文化学院
语文校友动态
开雯:兴趣指引,在机遇中乘势而上
作者:蔡如风、何妍颖 编辑:赖姚佳 初审:林慧敏 复审:袁玮 终审:高政   浏览次数:809  发布时间:2024-04-03 21:43:24
【人物小记】:


  开雯,女,安徽宣城人,2016年6月毕业于东莞城市学院汉语言文学(新闻传播)专业,在校期间曾任班级学习委员、东莞城市学院电视台副台长、辩论队队长。

  毕业后,先是按照本科专业的轨迹,选择在家乡电视台工作,后进入安徽泾县机关事务管理局工作。在职期间获得了“安徽省公务接待系统竞赛个人三等奖”等多个奖项。

一、回望人生——活在每一个当下

  初到东莞城市学院时,开雯和一些同学一样处于迷茫的状态,但她独立的性格,让她迅速熟悉校园的生活,开始全新的大学篇章。按部就班的生活中,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在军训时被选为诗歌朗诵节目的表演者之一,正是这次机会,引起了她对口语类活动的关注,在参加各类比赛的同时,也积极投入相关的工作中,大二时,她和几位同学成立了电视台,从最初的设备采购到后来的规章制度制定等方面,见证了电视台从无到有。这段经历,不仅锻炼了开雯能力,也为她日后的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学以致用,方能有所成。开雯除了参加学生社团和实践活动外,还注重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大学期间,参加了多次社会实践,其中在南方日报的实习让她印象深刻。

  在实习之初,周围人的专业能力、学历等问题,一度让开雯陷入自卑的心理,然而她没有因此而停滞不前,为了弥补自己的不足,积极去拓展学习相关知识,遇到不懂的虚心向带教老师请教,渐渐开始能够独自采访。

  在一次公开庭审的案件报道中,开雯对比了其他媒体的报道,南方日报让她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开雯说:“我注意到不同报纸的报道风格和面向的阅读群体也有所不同。一些报纸可能更加注重情感类的修饰词,而另一些则更加注重客观事实的陈述。这种差异化的报道风格和面向不同阅读群体的做法,也让我对新闻报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这次的报道,在她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坚定了她成为一名新闻工作者的决心。

二、职业选择——从“空白”到“彩虹”

  大学毕业后,开雯一开始选择了电视台的工作,那段工作经历让她感受到了媒体行业的魅力与挑战。通过采访、拍摄、写稿、配音等工作,将一个人的经历、一个行业的情况或者一个未知的领域具象化地呈现出来,这种成就感是难以言表的。有时遇到不配合或难以沟通的情况,她会尝试通过其他方式和角度来获取信息,或者更换报道思路来呈现事实真相。这个过程让她学会了如何应对挑战以及如何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为她在未来的工作中提供有力的支持。

  在电视台工作两年后,开雯为了能进一步发展自己,选择考家乡的事业编。

  “我负责政府机关的后勤工作,包括领导和嘉宾的接待。刚开始,我认为这项工作很简单,只是简单安排好出行、住宿和用餐。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认识到接待工作的真正意义。”开雯道。

  接待工作不仅涉及为领导和嘉宾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还包括通过细致的安排展现本地特色和文化,宣传整个城市,为了更好地完成这项工作,开雯开始思考并尝试一些创新的方法。例如,在用餐时,使用宣纸制作名牌,并请本地书法老师手写领导和嘉宾的姓名,以增加纪念价值;与宣纸厂合作,将本地特色水印画融入餐垫中,并将捞宣纸的纸帘缩小后用作菜牌,展示宣纸的工艺和本地特色。通过这些细节的安排,既可以展现接待者的热情和细致,还可以让嘉宾在用餐时感受到本地特色和文化,增加他们对这个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平平淡淡并非碌碌无为。安排吃饭住宿等看似简单的任务,其中涉及了许多方面的考虑与协调。不仅需要细致入微的计划,还需要灵活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开雯表示“正是这些工作,我锻炼了统筹协调的能力,学会了如何处理琐碎的细节,并在高压之下迅速作出决策。”琐碎工作更需认真对待,自觉把工作当事业干,将小我融进大我,在小舞台上演出大戏剧。

三、真诚寄语——赓续前行,奋楫争先

  初入校园的学弟学妹们,可能会对未来的学习和职业规划感到迷茫,开雯建议大家在大学四年里,要抓住时间,积极寻找并确定一个目标,明确自己能做好什么,然后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学习,将学习融入生活,始终牢记“学习不是阶段性的工作,而应该成为一种终身习惯”。

  对于选择了考公务员的同学,开雯认为,工作需耐得住清贫,同时需热爱党和国家,具备基本素养和对国家事业的热情,在体制内工作可能会让人觉得单调,但只有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做好自己、踏实走好每一步就是在为社会做贡献。

  要努力提升自身的高度,站在更高的角度,以更广阔的格局去看待事物,从而更准确地把握问题的本质和规律,这是我们未来学习和职业规划中需要努力追求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