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无论在哪个时代,青年都是肩扛社会大任,推动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而如今,疫情当下,青年更是疫情前线的一股强大力量。
刘畅,来自19级汉语言文学六班,当前正协助着医院进行核酸检测。从初中开始,刘同学便接触了志愿服务。最初做志愿只是一次小小的尝试,但随着志愿服务次数的增加,通过帮助他人,贡献社会,他收获了许多的幸福感与成就感,增强了自己的责任感。并且在这过程中认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热心志愿服务的朋友,让志愿服务渐渐地成为了一种习惯。疫情期间各个地方都需要志愿者,刘同学再次披上志愿者的“战衣”,一往无前。
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其实经常会遇到一些不可控的情况,刘同学也会努力去解决。“比如在一次大型马拉松志愿活动中,一个参与者对我们大发雷霆,认为活动规则出现问题。我们只好先安抚他的情绪,进行充分沟通后,了解他的诉求,再通过多方协调,问题得到了良好解决。我认为要去解决这些问题,首先是要做到摆正自己的心态,积极面对,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其次就是要认清自己的能力,能力之外无法解决的问题要积极寻求别人的帮助,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一起解决困难。”
在志愿活动中,刘同学也学习到了很多。一些志愿活动的条件会相对辛苦,他曾经在高温且闷热的场馆内工作七八小时,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并且也提高了协调、解决突发事件的能力。志愿活动的过程其实也是一次小型的社会实践,会有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也会接触各种各样的性格的人。解决这些突发情况,和所接触的人之间保持良好有效的沟通,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个可以提升自身综合能力的实践机会。